我院实验中心成功举办2025年暑期开放实践营系列活动

作者:王峥编辑:吴仰天发布:2025-09-03点击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实践育人理念,提升学生工程实践与自主创新能力,探索打造开放共享、资源互通的实验实践平台,2025 年暑期,我院实验教学中心联合学院学工组、机械创新基地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 4 期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暑期开放实践营,探索开放共享实践育人新生态。从具身智能到自动化控制,从低空经济飞行器开发到国产嵌入式技术应用,内容覆盖不同技术领域,吸引众多本科生、研究生参与,让同学们在沉浸式实践中感受机械工程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学院多元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注入新活力。

本次暑期开放实践营紧扣学科发展热点与学生成长需求,依托我院实验教学中心优质资源,4 期不同主题的实践营分别于7月至8月在东一楼各专业实验室开展,并以“理论讲解 + 动手操作 + 项目实战”为核心模式,实验中心骨干教师联合优质企业技术资源,校企联合确保实践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助力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月15日至17日,首期“具身智能实践营”在东一楼 326 实验室拉开帷幕,大创基地负责人刘伦洪、实验教学中心教师王峥进行实践指导,带领学子解锁“机械 + AI” 合新体验。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全流程”,同学们 2至3人为一组,从软件环境搭建的基础操作,到机械臂 3D 打印零件的精度控制,再到组装后的校准调试,分工协作完成机械臂组装,在反复调试中掌握传感器与电机的匹配技巧,随后搭建任务场景,进行数据采集,为后续模型训练奠定基础。

进入第二天、第三天的核心实践阶段,同学们聚焦 “模仿学习算法”,搭建开源机器学习框架,基于前期采集的数据开展模型训练。从参数调整到模型评估,从边缘硬件部署到功能验证,大家不断优化方案。结营展示环节,各小组纷纷亮出成果,有的实现机械臂精准夹取与放置,有的完成特定轨迹的自动运行,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思维。

7月23日至25日,“开放自动化实践营”在东一楼127实验室如期举行,聚焦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控制的关键方法。开营首日,机械实验教学主任陈冰以多轴运动控制的典型应用场景为切入点,从单轴控制的原理与编程逻辑出发,让同学们通过一个个实践任务由浅入深地学习开放自动化知识体系。

掌握了单轴控制原理和方法之后,电子齿轮同步控制实验让同学们掌握如何实现多轴设备的协同运动。通过电子凸轮曲线设计、软件编写、硬件验证,让大家深入理解机电软一体化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最后的“色标跟踪控制” 实验是本次训练营的综合实验,同学们通过编程实现设备对特定色标的精准识别与跟踪,并针对 “跟踪延迟”“定位偏差” 等问题进行控制性能调优,最终实现稳定的自动化控制效果。

7月28日至8月1日,“达索 - 面向低空经济的飞行器全生命周期开发实践营”在东一楼 230 实验室开启,依托达索系统3DE平台,以低空飞行器为对象带领学生走进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发的数字世界。多位达索技术专家受邀前来授课,我院负责机械设计方向课程的教师凌玲、刘世平、夏兆辉、刘伦洪、李喜秋前来现场交流与指导。开营首日,从“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到“3DE 平台数字化赋能价值”,从“需求管理”到“构型管理”,系统讲解飞行器开发的全流程理念。同学们在3DE平台上完成基础操作,搭建飞行器初步需求框架,为后续开发奠定基础。

随后的实践内容逐步深入,第二天聚焦“数字样机审查与结构仿真分析”,同学们基于 3D 模型开展碰撞检测、强度分析,通过仿真数据优化样机结构;第三天学习“工艺规划与三维作业指导”,利用平台生成可视化工艺文件,实现 “设计与制造” 的无缝衔接;第四天至第五天,大家投入“零件加工编程与仿真”,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虚拟仿真,验证加工路径的合理性。结营典礼上,各小组展示飞行器数字化开发成果,教师与专家逐一点评,为同学们的创新探索给予肯定。

8月25日至28日,最后一期实践营“龙芯-嵌入式控制实践营”在东一楼 228 实验室开启。龙芯中科企业专家作为实践导师,围绕“龙芯嵌入式交叉开发环境搭建”展开教学,从软件安装到环境配置,从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基础到“跑马灯控制实验”,同学们一步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Modbus传感器数据采集实验”让同学们掌握智能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方法;“电机驱动实验” 分别通过CAN总线和Ethercat总线实现电机转速与位置的精准控制;“MODBUS/MQTT 协议通信实验” 则让大家掌握嵌入式设备与上位机、云端的通信方法,理解物联网的核心逻辑与技术。“嵌入式 HMI(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验” 让同学们利用QT框架学会开发简洁易用的控制界面。同学们感受到国产嵌入式芯片的崛起的同时掌握了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流程、方法、工具,为后续的学习、科创打下坚实基础。

持续深耕实践育人,构建开放共享新生态。我院实验教学中心将继续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优化实践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开源社区的合作,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升实践教学的专业性与前沿性;同时持续完善开放共享机制,扩大实践平台的覆盖面,为更多学生提供课外探索与实践的机会,助力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机械工程人才。

(摄影/汪迪 王一鸣

Copyright © yl23455永利(CHINA)有限公司官网 版权所有本网站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