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有关磁约束核聚变科技的创新研究,其中由我院机械电子信息工程系先进制造与智能(AMI)实验室承研的国家重大基础科学装置——全球首台套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维护重载臂(CMOR)及现场调试场景在新闻中给予了重点介绍。报道中所提到的CRAFT装置是磁约束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的核心装备,常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小太阳”,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

调试中的重载机械臂CMOR

重载臂CMOR数字孪生系统

团队成员、2023级博士研究生陶宇正在现场调试
7月1日,CMOR系统在合肥科学岛聚变园区CRAFT现场成功完成工艺测试验收。整个工艺测试过程,在多位专家的共同见证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制定的测试大纲组织实施,其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最大负载能力以及最大可达空间等各项关键技术指标,均全面达到国家下达的研制设计指标要求,标志着我国在磁约束核聚变堆核心部件遥操作维护这一关键技术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CMOR最终交付验收奠定了重要基础。

重载机械臂工艺测试现场

工艺测试专家共同见证测试结果
CMOR系统此次顺利完成工艺测试验收,不仅达到了预期研制目标并展现了该系统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工作性能,也印证了研究团队长期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AMI研究团队自2019年参与该项目以来,历经整整5年多时间完成了从CMOR构型创新设计、结构与核心部件研制、底层控制系统、上层数字孪生系统及核心控制算法到整机制造装配测试的全过程,攻克了CMOR重载臂关节精密驱动、高刚度轻量化臂体结构创新设计、多自由度柔性臂协调柔顺控制与精度补偿等一系列技术挑战,为CRAFT大科学装置遥操作平台建设贡献了华科大机械人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为正在参与的科技部ITER中心2024年重点研发计划“聚变装置偏滤器遥操作维护关键技术”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CMOR工艺测试圆满成功
多年来,AMI实验室团队在胡友民教授带领下在大型复杂机电装备、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长期的技术积累,累计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部级研发项目和企业产学研项目。此次阶段性测试顺利完成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力体现,它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也为我国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贡献了力量。未来,AMI研究团队将继续优化和完善该系统,为我国聚变能的早日实现而努力。
(摄影/陶宇 部分图片为央视新闻截图)